入冬,走進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鄉村公路寬闊平坦,一棟棟姜黃色的農家小院映入眼簾,一條條嶄新的瀝青路蜿蜒伸向薄霧籠罩的大山深處,主干道旁都鋪設了塑膠步道,隨處可見太陽能路燈和擺放整齊的垃圾分類桶,村道邊不時有拍照的游客……
第一次到中益鄉游玩的人,很難將“深度貧困”與之聯系在一起。然而幾年前,這里的確確是個貧困發生率高達19.48%的窮山溝,土壤貧瘠,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務工,不能想象今年僅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就接待游客約1.5萬人次。
解決溫飽后的新問題
通過前期的農業產業結構深度調整,中益鄉將傳統作物轉種成藥用價值較高的黃精、皺皮木瓜、瓜蔞等中藥材,糧經比從9:1調整成1:9,畝均收入從400元提高到2500元以上。
2017年底,中益鄉在大力開展基礎設施、產業項目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力度,號召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鄉發展。2018年春節前后,第一批返鄉創業的年輕人陸續回到了久別的家鄉
溫飽問題解決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也回來了,可要想再進一步實現長期穩定致富,僅靠發展農業還遠遠不夠!皟瀯菔鞘裁?如何發展產業?”這是坪壩村駐村第一書記韋永勝2017年9月來到村里后,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
通過觀察與走訪,在與村干部商議后,韋永勝將目光瞄準了村里優良的生態條件,以及那條經過坪壩村、全興村、建峰村直達黃水鎮的旅游公路,決定發揮好坪壩村毗鄰黃水風景區的區位優勢,將鄉村旅游發展壯大。中益鄉黨委政府通過深入調研,也認準了“向前跑”的方向——發展鄉村旅游。
資金注入激活鄉村游
2018年3月,坪壩村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康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準備改造一批民宿,帶領村民大干一場。不過,農房改造成民宿要投入大筆資金,錢從哪里來?
“我們能不能申請一個面向農戶,幫助他們發展民宿旅游的貸款?”韋永勝的想法,得到了駐鄉扶貧工作隊隊員、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巡視組調研員韓玉川的支持。韓玉川隨即向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提出申請。很快,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推出了“中益·黃水人家康養民宿旅游貸”,從事“黃水人家”康養民宿旅游行業的村民,只要符合勤勞肯干、講究信譽、鄰里關系和睦等條件,均可申請最高30萬元的免抵押擔保貸款。
截至目前,“中益·黃水人家康養民宿旅游貸”已向全鄉24戶村民發放貸款374萬元,幫助他們建起民宿、農家樂,圓了“旅游夢”。
土家傳統院落變民宿
坪壩村有3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土家院落——白果壩、冉家壩、大灣。院落由土家吊腳樓組成,因年久失修、不通公路,大多無人居住,漸漸破敗。
“這些院落都是土家文化的結晶,就這樣衰敗下去甚至消失實在可惜。把它們整修改造出來,既能保護傳統文化,又能讓這些老房子產生效益!逼簤未迕駥⒀酃馔断蛄诉@些古舊的吊腳樓,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黃水旅投公司,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占股20%、黃水旅投公司占股60%、農戶占股20%的方式,共同開發精品民宿。
2020年4月,由大灣院落整體改造提升而成的中益鄉精準扶貧鄉村旅游項目“大灣鄉村民宿”率先完工,正式開門迎客。山、水、田、林相結合的立體自然景觀與醇厚的土家風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吸引了遠近游客前來參觀游玩,成了“網紅打卡地”。民宿的經營收入按占股比例與農戶利潤分成,村民實現穩定增收。
大灣民宿的興起,帶動了周邊更多村民加入到鄉村旅游發展的隊伍中,有的來民宿務工,有的將自家院落打造成民宿或農家樂,昔日暮氣沉沉的村落煥發出生機。
石柱縣融媒體中心 譚華祥
重慶一對夫婦6年帶動164人成為遺體捐獻志愿者 夫妻倆在兒子遺體捐獻后也簽下志愿書,并帶動百余人用愛為生命續航!【詳細】
川渝聯合進行嘉陵江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11月26日,四川省、重慶市兩地聯合舉行2020年嘉陵江川渝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詳細】
重慶舉行2020年房屋市政工程綜合應急演練 26日上午,重慶市2020年房屋市政工程綜合應急演練在中建三局三公司承建的御景天水項目工地中舉行!【詳細】